拉開差距的殺手锏。“互聯網++”理念喚起了各地疾控領導的創新意識;而小豆苗基于便民的目的改造預防接種流程,疾控部門對此非常支持,極大加速了項目落地。
“通過移動互聯網+應用系統,小豆苗目前已經初步實現了人與人的連接。”余農介紹,在新的政策環境下,平臺未來要致力于實現人與物的連接。如通過疫苗編碼、兒童編碼、接種醫生編碼的“三碼合一”,將疫苗產品、冷鏈、物流、庫存等各個環節進行聯通,形成疫苗全程可追溯機制,讓信息的對稱和透明為接種安全保駕護航。而作為后續補償措施,除商業疫苗保險以外,無免責的公益保障基金也是值得探索和嘗試的方向之一。
但余農也表示,“互聯網++預防接種”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個緩慢改造的過程,目前,國外并沒有非常成熟的同類應用。類似小豆苗這樣的應用也在早期嘗試階段,還未完全打通預防接種全流程,很多功能都待完善。因為,所有的新技術都是對舊有格局的切割和再造,“互聯網++預防接種”也不例外。在傳統接種疫苗的流程包括掛號、登記、預檢、繳費、打針以及留觀。在這些流程里,至少要排好幾次隊。而除了打針和留觀,其他都可以在線上進行。“打疫苗很復雜,我們想用‘互聯網++’重構預防接種的生態。“但我認為,最無形的重構,是循序漸進的浸潤,而不是一哄而上的侵略。”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