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8-11-12
11月8日,專業觀眾正在了解醫療健康互聯科技和人工智能相關產品信息。首席記者劉志勇攝
各展臺游走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各類虛擬現實技術體驗設備、大數據創新平臺的全方位推介,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幾乎成為此次醫療器械和醫藥保健展區各大參展商關注的一大技術熱點,整個場館內都能感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人工智能熱。
助醫生開發AI的AI平臺
“醫療領域的人工智能產品,大多只能服務于臨床診療,我們這款產品的價值在于服務科研,就是幫助醫生開發人工智能,同類產品在業內可不多見。”在飛利浦展臺,一位工作人員繪聲繪色地介紹一款名為“星云醫學影像人工智能平臺”的產品。
飛利浦星云醫學影像人工智能平臺是一款在美國和中國均獲得了監管部門認證的智能化影像診斷和科研平臺,包括三維影像后處理平臺(ISP)和探索平臺(ISD)兩個部分。前者主要支持臨床影像診斷,涵蓋放射學的多個臨床領域,內置有80多項應用;后者是業界第一個具備從人工智能模型訓練到產品臨床試用的醫用平臺,不僅可以幫助科研機構自行快速開發算法和工具,還可以調動第三方資源,通過平臺共建、聯合創新,實現科研成果向臨床應用的快速轉化。
“我們在探索平臺集成了飛利浦眾多的人工智能插件,如醫療影像的三維重建技術,臨床科研人員可以直接調取,用來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算法及人工智能產品。”這位工作人員表示,我國的醫療機構中,普遍缺少醫療與IT跨界的復合型人才,星云醫學影像人工智能平臺的所有核心算法全部來自德國,有了這些基礎技術工具,可為科研人員節省大量時間。“醫療人工智能的開發以海量的臨床病例數據為基礎,這些數據不可能全部來自同一品牌的醫療設備,飛利浦星云平臺可兼容大多主流品牌設備的數據,同時支持不同機構間共建共享,為聯合創新提供極大便利”。
把所有設備接到“云”上
“‘嘀’的一聲,你就能完成人臉識別,快速通過進博會安檢通道,這就是人工智能的魅力。”醫科達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郝睿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肯定了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巨大潛力,“未來醫科達所有的影像設備都會與云平臺相連接,期待未來10年內大部分工作都能由人工智能來完成”。
近年來,醫科達著力打造智慧放療整體解決方案——3i放療云。記者在展臺現場的流程圖上看到,從2010年開始,醫科達對多廠商放射治療設備的信息進行整合;隨后進入大數據階段,一方面通過病歷語音錄入、移動治療日歷、人臉識別、VR等來提升流程體驗,另一方面在大量放療數據的基礎上,完成放療過程中靶區的自動勾畫、流程的自動計劃和藥品劑量追蹤等。到2020年,醫科達希望構建一個覆蓋醫學影像、醫學教育、醫療保險和IBM的沃森機器人等多維度的人工智能圖景。
“大數據的基礎是清晰的影像、準確的數據。”郝睿強強調,放療設備能否更好地支撐這些需求至關重要,以醫科達此次展出的明星產品Elekta Unity為例,第一次在腫瘤放射治療時高分辨率地清晰顯示和追蹤腫瘤,“它的出現會幫助這個過程走得更快更好”。
有望改變診斷流程的AI產品
“這個人工智能產品真不錯。”在富士膠片的展臺,不少專業觀眾表示,這家傳統企業向醫療行業轉型的深入程度是自己沒有想到的。
富士膠片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幾十年,富士膠片一直追求并發展更好的圖像處理技術,其醫療圖像技術已從最早的X射線,延伸到內鏡、超聲等諸多領域,并在全球范圍內被各類醫療機構所認可和使用。此次進口博覽會期間,富士膠片重點推出了其在醫療影像方面最新的人工智能品牌REiLI。
“這款產品是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與傳統優勢的圖像處理技術的結合,有望改變未來的診斷流程。”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影像檢查成像后,REiLI能自動識別器官形狀,發現與正常組織結構不同的部分,自動檢測出病變,并對病變進行量化,能夠節省測量時間、提高測量精度。“它能夠針對檢測到的特征,自動生成診斷報告,并根據疾病和身體部位對患者進行分類,同時向相應領域中最適合的放射科醫師發出通知;放射科醫師收到通知后,就可閱讀REiLI的識別結果,給檢測到的特征進行注釋以便于識別。”此外,REiLI還能根據數據庫信息列出患者潛在的疾病狀況,以輔助放射科醫師進行有效診斷。
現場專業觀眾表示,針對目前我國醫療資源緊缺的現狀,REiLI或將有效提升圖像診斷醫生的診斷效率,同時也有助于提升醫生診斷水平,改善區域間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等問題。
來源: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