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12-21
12月13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該計劃指出,在未來三年中,中國將重點發展八大類智能產品的規模化發展,并在2020年達到帶有數據標準的行業發展節點。其中第四類,就是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
基于此,2017年12月19日,PereDoc智能醫療影像產品戰略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邀請到了首保醫首席專家顧問孫付秀教授,曾任中國醫學影像技術委員會副會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放射科專家蔡祖龍教授,曾任中華放射學會顧問、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放射科專家戴汝平教授,曾任武警總醫院病理科主任、腫瘤生物治療科主任紀小龍教授,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消化內科專家程留芳,以及武警總醫院特需健康醫學中心特聘專家顧奎琴教授等。業界精英匯聚一堂,不僅讓發布會添色不少,更證明了人工智能、大數據與醫療的深度融合已成趨勢。
業界精英,專注聆聽
PereDoc五大智能醫療影像產品正式亮相
“在臨床診斷治療中,哪怕只是提高了0.01%的準確度,都意味著更少的患者痛苦,更多的生命奇跡。”PereDoc青燕祥云公司CEO連靜在致辭中表示。另外,她向與會者展示了肺部疾病輔助診斷、X光胸片輔助診斷、肝占位輔助診斷、乳腺鉬靶輔助篩查、肺癌病理輔助篩查等五款令人驚嘆的智慧醫療最新成果。
PereDoc青燕祥云公司CEO連靜
PereDoc肺部疾病輔助診斷技術對2-5mm肺結節的檢出率為94.9%,對大于5mm的肺結節檢出率則達到99.2%,不僅刷新了阿里云ET在國際權威肺結節檢測大賽LUNA16中創造的89.7%檢出率的世界紀錄,而且可以識別五大異常的病癥征象,輔助診斷一百多種的肺部疾病。此次發布會還推出了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全國首家基于深度學習的肺癌病理輔助篩查系統,可以極大的緩解病理科醫生的壓力。X光胸片的輔助篩查系統則可以覆蓋20余種心胸主要疾病征象,精確的發現肺部的各種疾病,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全國首家肝占位輔助診斷系統2.0版本可以自動檢測、圈選分析病灶紋理特征,可以指導治療、推測預后。此外乳腺鉬靶輔助篩查系統2.0版本,對微鈣化點檢出率進一步提升, 是目前診斷乳腺疾病的首選和最簡便、最可靠的無創性檢測手段。
人工智能:醫生說好才是真的好
中華放射學會全國委員兼心胸學組組長伍建林教授在致辭中,首先對泰斗級嘉賓們的出席表示“誠惶誠恐”,他認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在醫學影像診斷上擁有無情緒干擾、自我學習能力強等人類無法比擬的優勢,在未來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PereDoc正以不斷迭代的科技實力,助力醫療大數據的生態建設”。
“不要擔心人工智能會取代人類,醫療影像的最終診斷,始終離不開經驗豐富的醫學專家。”伍建林教授在接下來的演講中表示,PereDoc 影像輔助診斷平臺降低了醫生的勞動強度,提高了診查質量,還可以整合患者的臨床大數據,影像大數據,病理大數據及基因大數據等,從宏觀到微觀,多角度,多層面地分析疾病的發生發展,更精確地診斷疾病。
不久前,伍教授的一個學生在患者的CT片中發現了一個只有3mm的肺部結節,并撰寫出了十分專業性的影像報告,這讓有著三十年余年豐富臨床經驗的伍教授頗為驚訝,“我感覺水平已經超越我了。”后來學生承認,是已在醫院投入使用的PereDoc 影像輔助診斷平臺幫他完成了這項完美任務。
雖然人工智能擁有人類難以比擬的優勢,但是,“一個領導者可以被取代,一個企業家也可以被取代,一個好的大夫非常難以被取代。”首都醫科大學附屬世紀壇醫院王仁貴主任在演講中說。
王仁貴指出,“與PereDoc接觸一年多的時間,發現這個團隊展現了對技術的極度熱情和投入,幾乎每過一個月就會更新一個版本,每個版本都有突破性的進步,都讓使用的醫生感到驚喜。”
“PereDoc在肺癌輔助診斷中,采用了獨創的金標準標注模式,區別于普通標注只標注出結節位置、結節尺寸、肺窗形態,結合病理結果的金標準標注模式還將結節或腫塊周圍情況、肺內轉移情況、CT值的強化特征、區域淋巴結特征、骨質破壞特征均基于病理結果標注出來,從而得出更加準確的診斷結果,從而幫助醫生迅速篩查出可疑肺結節病灶。”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吳重重主任醫師在演講中詳細闡述了PereDoc在肺癌輔助診斷中的工作原理、流程。
“正如王仁貴教授所說,人工智能是我們的夢想,未來和愛人,更是我們的伙伴。”吳重重在發言中稱,“未來已來,醫生要善加利用人工智能這一科學利器,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智能醫療影像研究院迎來新鮮血液
PereDoc智能醫療影像研究院是兩個月前成立的,由二十家醫院聯合發起,五十多家重點醫院參與,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致力于智能醫療影像創新與發展的聯合研究院,合作范圍之廣、科研能力之高受到業內矚目。
今天,智能醫療影像聯合研究院又迎來了新成員的加入。新加入研究院的合作單位達到了180家以上。在入盟儀式上,連靜表示,智能醫療影像聯合研究院成立的時間雖然不長,至今只有兩個多月,卻已經取得了不少令業界矚目的成績,“我相信,隨著更多新成員的加入,我們將聯合攻克更多醫學難題,點亮智慧醫療的嶄新未來。”
首保醫首席專家顧問孫付秀教授等作為新成員參加了入盟儀式。連靜與研究院新成員代表孫付秀教授簽訂了正式合作協議。
未來已來智慧醫療先行者與破局者
發布會最后一個環節,是主題為《預見 遇見 智慧醫療先行者》的論壇,上海智德簡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強,孫付秀教授,前阿里巴巴副總裁、企加云CEO 喻思成,中譯語通科技有限公司 CEO 于洋,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放射科趙紹宏主任,302總醫院放射科安維民教授參加了論壇,6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個性化視角,分別講述了他們心目中的智慧醫療先行者。
于洋指出,中國每年有13億人次在就醫時要拍各種各樣的片子,每個患者的片子的信息容量高達8G,醫生的工作強度非常大,還會出現一些漏診和誤診,因此人工智能的出現不僅降低了醫生的工作量,還提高了診斷的準確率。
吳強指出,上海智德簡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本世紀初人工智能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就看好這一領域的發展,對現在已多達數百家的人工智能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有獨到的眼光,“其實國內真正稱得上做人工智能診斷的公司并不多,我們投資了PereDoc后,驚喜地發現,它進步神速。”
“未來已來,我們將一如既往致力于挖掘醫療大數據價值,以開放務實的態度和行動助力智慧醫療的快速發展,成為智能醫療的破局者。”PereDoc CEO連靜說。
來源:中國數字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