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05-02
AIdoc Medical 是一家以色列的初創公司,這家公司剛剛獲得了由 VC TLV Partners 領投的 700 萬美元的融資。AIdoc Medical 主要通過計算機視覺技術,從醫療成像領域切入,用 AI 輔助醫生進行成像分析,從而提高診療水平和診療效率。 用人工智能完全取代醫生并不現實,不過這種新技術的應用的確可以來提高醫療行業的效率,36 氪曾經介紹過的 Babylon Health 就已經被英國 NHS 引入,作為非重癥急病患者在 111 求助熱線之外的醫療咨詢工具來彌補公共醫療系統人手不足的問題。除了咨詢服務外,醫療成像也是 AI 能夠切入的領域。 AIdoc 創始人 Elad Walach 透露,之所以將 AI 運用于影像分析主要源于現代醫學診療中 CT 和 MRI 重要性和需求的不斷提升,而老齡人口的增加加速了需求增長,顯然,專業醫療影像人才的培養速度也遠低于需求的增加。工作量和人員配備不成正比也在無形中降低了診療效率。此外,目前對于醫療影像結果的分析是純人工進行的,專業人士透露,目前國內完成一份影像報告分析的時間為 4~6 小時。 通過大量的深度學習,AIdoc 的 AI 系統除了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分析外,精確度也會得到進一步加強,對于放射科的醫師們來說,AIdoc 的 AI 系統也是對放射科醫師們工作流程的一次優化,即區別于以往的先有影像結果再分析的工作流程,在 AI 系統的幫助下,在進行 CT 或 MRI 等掃描過程中,系統在第一時間就是發現異常狀況,并對出現異常的部位進行再檢查。 在將 AI 運用于醫療影像來幫助醫生進行分析方面,Aldoc 并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事實上,在今年年初,FDA 已經批準 Arterys 作為 AI 輔助診斷工具投入使用。據了解,Arterys 切入的是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在結果分析上,用時為 15 秒。 我國目前的醫學影像從業人員共 158072 人,醫療影像設備分配方面,東、中、西部的 CT 每百萬人口擁有量分別為 9.33臺,9.06臺和 9.91 臺;東、中、西部 MRI 的每百萬人口擁有量分別為 5.28 臺,4.74 臺和 4.62 臺。
來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