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國務院醫改辦、國家衛生計生委在京召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等省、區、市綜合醫改工作交流會。會上,滬、蘇、浙、皖、閩四省一市代表共同簽署《滬蘇浙皖閩四省一市建立綜合醫改聯席會議制度協議》,明確建立四省一市醫改工作定期交流機制,并將在藥品耗材采購、醫保支付、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人事薪酬、健康產業發展等方面實施政策協同,四省一市醫改聯動正式啟動。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表示,希望滬、蘇、浙、皖、閩四省一市在多方面互學互鑒,連片推進,其中包括從藥品、耗材連片談判采購入手,推動公立醫院建立新的運行機制。
數據顯示,上海、浙江、江蘇、安徽皆為我國藥品流通大省。商務部發布的《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2015)》顯示,2015年,全國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為16613 億元。其中,上海位列全國第三,銷售總額為1328.62億元;浙江排名第四,銷售總額為1234.64億元;江蘇排名第五,銷售總額為1209.26億元;安徽排名第六,銷售總額為1064.87億元;因醫改成績顯著而備受關注的福建,其藥品銷售總額為323.77億元,排名第十八。上述統計數據表明,滬、蘇、浙、皖、閩四省一市的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量超過5000億元,達全國藥品市場總額的1/3。
有分析人士認為,滬、蘇、浙、皖、閩四省一市藥品、耗材連片談判一旦啟動,國內最大的藥品、耗材采購聯合體將就此誕生,其聯合采購將對藥品價格產生極大的殺傷力。
不過,也有行業人士表示,滬、蘇、浙、皖、閩四省一市所有藥品都進行打包采購不太現實,畢竟各省(市)都有不同的情況,醫保支付能力和保障水平也有區別,其聯合采購可能會以部分城市聯合試點的形式逐步推進。